本文目录一览:
商朝君主在位时间
1、汤(成汤):商朝开国君主,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588年在位。 太丁:汤的儿子,公元前1587年-公元前1576年在位。 外丙:太丁的儿子,公元前1575年-公元前1563年在位。 中壬:外丙的儿子,公元前1562年-公元前1549年在位。 伊尹:篡位,公元前1548年-公元前1531年在位。
2、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
3、商朝的帝王顺序如下:太祖商汤(天乙):商朝开国君主, 生卒约前1670年—前1587年,在位30年。外丙(商哀王):商汤次子,生卒前1642年-前1584在位3年。仲壬(商懿王):商汤四子,生卒前1640年~前1580年,在位4年。太甲(商太宗):商汤长孙,生卒?~前1557年, 在位23年。
4、沃丁(商朝第五位帝王,太甲之子,太丁之孙)大庚(商朝第六位帝王,沃丁之弟,太甲之子。
5、小乙:商惠王,名子敛,在位21年。武丁:商高宗,名子昭,在位59年。即位后,重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和甘盘、祖己等贤贤臣辅政,政治清明,商朝复兴,击败四方入侵,开创了军队以“师”作为最高建制单位的先河,使商朝威镇四方,拓展了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是继盘庚之后最好的君主,史称“武丁中兴”。
6、是的,但商朝的历代君主除了商太祖其余的都有在位时间记载的。
商王朝帝王顺序
1、商朝帝王顺序为: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昌丙戌、成王、秉臣己亥、河亶甲寅、祖乙卯等。由于商朝统治时间久远,帝王众多,因此以上列举的仅是部分重要帝王的顺序。下面将详细介绍商朝的部分重要帝王及其统治特点。
2、商朝的帝王顺序分别是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
3、商朝的帝王顺序: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
4、商王朝帝王顺序是:天乙(商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天乙(商汤):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在位12年。
文言文翻译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
翻译:伊尹辅佐汤称王天下,汤死后,大丁没有继位(就死了),外丙在位两年,仲壬在位四年,大甲(继位后)破坏了汤的典章法度,伊尹把他流放到桐邑。
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已也,复归于毫。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日:‘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
“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指出益、伊尹、周公虽然有德,但因为所辅佐的君主不符合天意,所以无法拥有天下。 “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描述伊尹辅助商汤成为天下之王。 “汤崩,太丁未立”说明商汤去世后,太丁未能继位。 “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列举了太丁之后几位君王的在位时间。
伊尹相汤以王於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於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於夏,伊尹之於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译文:从前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命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池中。可是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做熟了,回来说:“刚开始放入池中,那些鱼显得疲弱而游得不太灵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灵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动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