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秦朝重要工程修建秦长城

1、积极意义:就当时来说,秦始皇通过连接原有的燕,赵,秦长城,有效的阻挡了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犯,这一点有积极意义。消极意义:修建长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在秦统一全国不久,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大量的人力被消耗在长城修建工地,民怨四起,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2、秦长城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维修、连接秦赵燕等战国长城,新筑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还没有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由蒙恬率部和沿线军民共同完成,后期则大力修建长城。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3、秦长城的军事战略意义非常重要。长城作为一道连续的防线,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分隔开来,使得秦朝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领土和资源。同时,长城也能够作为军事据点,为秦朝军队提供战略支撑,使得秦朝在战争中更具优势。此外,长城还能够监视北方游牧民族的动向,为秦朝提供预警和应对策略。

4、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秦长城的简介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秦长城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

5、秦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是中国历史上修建的第一条长城,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之一。秦长城的修建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前206年,历时15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防御工程的杰作。

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的赫赫功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命大将蒙恬挥师北上,驱逐匈奴,从此拉开了长达万余里的秦长城建造序幕。这道壮丽的防线,西起甘肃临洮(现今岷县),东至辽东,如同一条巨龙横亘在广袤的北地,旨在守护边疆,抵御外侵,展现出秦朝的雄心与决心。

秦长城与明长城有什么区别啊?

1、起始点不一样 秦长城它的西边临洮开始的,一直到了东边是辽东地区。明长城的西边到达了嘉峪关,东边到达了鸭绿江。作用不一样 秦朝的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明代的长城也是抵御外来人员的进攻,但是它抵挡的是蒙古人。材料不一样 秦朝的时间比较久远,所以那时候的长城是用土来修筑的,。

2、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3、修筑时期不同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长城是最后一个大修的,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目的不同 为了维护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安全,秦始皇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守备的重大战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规模修建万里长城。

修建秦长城用了多少年才建成的

共用了多少年修成的?(公元前217年开始修筑,共花费9年的时间。)(前217年)(出示秦长城图)下面我们看第二道思考题:秦长城的起止点、长度和作用?(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秦长城的作用让学生画在书上。

只能说在秦朝完成了万里长城的修建,经历了 9 年。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始皇修长城用了十余年的时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甘肃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东西横贯西吉、固原、彭阳三县。

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占领了河套地区。在此期间,长城开始修建,依据地形特点,用以控制险要的关塞。长城的起点是临洮,终点是辽东,全长超过万里。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蒙恬的军队在外征战了十多年,长城才得以完成。

到了明代,前后修筑长城18次,历时越200年,使它西起甘肃省的嘉峪关,东至河北省的山海关,越群山,过草地,穿沙漠,横跨6省1市,总长达6700 余公里,大部分至今基本完好。最早修长城的是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后来秦统一中国后将秦北部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就成了秦长城。

据此记载,秦长城修了十余年即成。 但事实并非如此。始皇驾崩,秦长城依然在扶苏与蒙恬的带领下继续修建。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陈胜吴广因戍边迟到必死而起义,天下大乱。至刘项争霸之时,北部长城守卫军被调南下平叛,长城遭到战乱破坏。以致刘邦统一天下后,匈奴南下,邦子被困白登山,差点死在那里。

秦长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确切年代

秦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明长城始建于明太祖时期,有明一朝一直在断断续续的修建。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共同目的: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文明区的侵扰。

秦长城是公元前214年开始建的 明长城是洪武二年,1369年建的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公元前217年开始修筑,共花费9年的时间。

长城,最初在战国时即已开始修建,当时,赵、魏、燕、齐、秦等国都曾修建过长城,以作为防御工事。对于长城的防御功能,秦始皇深有体会,因此,为防御匈奴再次南侵,他决定继续修建规模更大的长城。 秦朝的长城是在连接了原来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加以增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