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记人民海军当年参加《甲午风云》电影拍摄的老式中型水面舰艇们_百度知...

1、《甲午风云》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发行的历史剧情片,林农导演,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庞学勤等演员共同出演。影片于1962年在中国内地上映。故事围绕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的英勇表现,他反对李鸿章的求和政策,指挥北洋舰队勇敢地对抗日军海军。

2、《甲午风云》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林农执导,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庞学勤等人主演。该片于1962年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在弹药用尽后,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的故事。

3、邓世昌驾驶致远一舰,由于他抱着必死的决心,故而攻敌最力,两阵甫合,其他船还在后面,致远便独自向前猛驶冲锋直进,开放船首船尾英国制造的十二吨大炮,并施放机器格林炮,先后共百余出击。此时其他舰艇已在一片混乱之中,无一舰能勇往协助致远,致远显示出孤军深入,无复后继的态势。

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在当时实力如何?

首先说一下,当时北洋水师的实力在国际上按《美国海军年鉴》排名来看的话,是排在第九位的。但是网上都有各种说法,世界第第八以及第九种种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北洋水师当年的实力在亚洲实属第一。

北洋水师是清朝在洋务运动期间建立的一支重要海军力量。当时,清政府共建立了三支海军,分别是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其中以北洋水师最为强大,由李鸿章领导。 这支舰队被誉为“亚洲第一舰队”,其实力在亚洲位居首位,世界排名第七,远在日本之上。

北洋水师凝聚了李鸿章毕生的心血,总投入超过3000万两白银,舰船齐备、实力雄厚,总排水量接近五万吨,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还一度被外国杂志评价为当时的世界第四大海军。不过如此一支实力强劲的海军却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联合舰队打的狼狈不堪,几乎全军覆没。

而北洋水师,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北洋水师旧照 提起北洋水师,可能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羸弱不堪、全军覆灭、腐败无能等负面的评价。但是,这个曾经实力在《美军海军年鉴》中排名亚洲第世界第九的海中猛兽真的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炮舰吉野号巡洋舰

1、吉野是由英国海军造船厂设计的。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装甲巡洋舰。它使用了新型蒸汽机,速度为23节,并配备了阿姆斯特朗兵工厂设计的最新速射炮。当时是日本联合舰队的中坚力量。中日甲午战争后,“吉野”号成为日本对抗中国海军的深水炸弹,参加了丰田战役、黄海战役和威海卫战役。

2、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4弹,死5人伤10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日俄战争时被编入第三舰队第六战队担任日本沿海的警戒舰。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二等海防舰。1921年4月30日成为潜水艇母舰。1927年1月10日除籍,7月29日在横须贺解体。

3、海战中定远号使用的是穿甲弹,只能击穿不能爆炸,在大东沟海战中,吉野号身中多发炮弹却沉不了,有力说明了当时炮弹使用的错误,而日本则多是爆破弹,对舰船的损害极大,从而影响战争结果。

甲午战争日军的战舰是哪里来的

1、日本联合舰队大部分战舰都是来自应够的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制造,坊间传闻著名的“吉野”号原为李鸿章所订,不过因资金不足,最终由日本人购得,但事实并不如此。

2、不是,型军舰都是从英国和德国引进的,没有荷兰更没有日本,那时日本自己的制造能力事实上是不如中国的!当时北洋舰队的平远号巡洋舰就是由中国自己制造的,另外还有些鱼雷艇,炮艇和训练舰也是中国自己制造。

3、吉野号,日本向英国Armstrong公司订购的巡洋舰,还有一艘同型舰为“高砂”。据说吉野舰原为中国订购,但由于经费不足而被日本购去。1892年2月开工建造,1892年12月20日下水,1893年9月30日建成。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8弹,死1人伤11人。

4、甲午海战中日方集结了12艘战舰,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8艘主力舰、巡洋舰全部参战。但中方的实力同样不弱,参战主力是北洋舰队,为晚清重臣李鸿章一手创办,动用巨额军费打造的,战舰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购自工业化最早最发达的欧洲,分别由英国、德国生产。

5、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他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战役。在海战中,他被8枚炸弹击中,2人死亡,12人受伤。1997年10月29日,靠泊一鱼潭时,因锚索断裂发生漂移,与松岛舰相撞后,舰腹进水沉没。1898年6月5日打捞出水。日俄战争期间编入第三舰队。1912年12月12日被列为二级海防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