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房玄龄家门不幸
房玄龄的三个儿子,房遗直、房遗爱和房遗则,各有其人生轨迹。在房玄龄去世后,继承爵位的房遗直未能恪守祖训,他的德行不足以约束自身,导致兄弟间的纷争不断,最终因自身不当行为而陷入困境。
王导说的。原句是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句话被记录在唐代房玄龄《晋书·列传三十九》,原文: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房玄龄,(578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唐代齐州章丘县(今济南市章丘市)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父房彦谦。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
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
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爱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探讨国家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她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会害怕房玄龄的妻子卢氏?
房玄龄“怕老婆”,主要原因就是他不敢纳妾,这时为何呢?其实据记载,房玄龄有一次重病,他怕自己死掉,就让他的老婆卢氏再嫁,而卢氏为了表明自己终身决不改嫁自剜一目,此后房玄龄病愈,一生对卢氏礼敬有加。因而其实房玄龄的“怕老婆”是对老婆的感恩,是房玄龄的重情重义。
但是房玄龄这位宰相有一个地方经常被朝臣们拿来打趣逗乐,那就是房玄龄非常的怕自己的老婆卢氏,在那个男子三妻四妾的时代,房玄龄却只有一位正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惧怕自己的老婆。
因为房玄龄的妻子不愿意自己丈夫纳妾,所以李世民就将房玄龄妻子卢氏召进宫,劝诫她说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如果你还这么善妒,我就赐你毒酒。卢氏进宫听完以后,直接就拿起毒酒喝完,说自己宁愿死也不愿意房玄龄纳妾。
一代贤相房玄龄后人有哪些?房玄龄后代现状如何?
1、房玄龄有三子,房遗直、房遗爱、房遗则。玄龄公辞世后,承袭其“梁国公”爵位和偌大门庭的房遗直,违背祖训,德不压身,不知进退,终致兄弟阋墙、遭人陷害,成为取败之由。“房遗爱谋反事件”指房遗爱和妻子高阳公主(太宗第十八女)阴谋发动的宫廷政变。
2、名 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 编的史书 和相关资料中又 房玄龄(579 年—648 年) ,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
3、房玄龄有三子,房遗直、房遗爱、房遗则。 玄龄公辞世后,承袭其“梁国公”爵位和偌大门庭的房遗直,违背祖训,德不压身,不知进退,终致兄弟阋墙、遭人陷害,成为取败之由。 “房遗爱谋反事件”指房遗爱和妻子高阳公主(太宗第十八女)阴谋发动的宫廷政变。
4、房玄龄死后,其嫡长子房遗直本当承继为银青光禄大夫,遭高阳公主要挟,让给弟弟遗爱,唐太宗不许,高阳公主因此很失望。 唐高宗时,房遗爱被任命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年),因谋反事件被杀,高阳公主亦被赐死。 房遗爱有曾孙房绛,生房晦、房勋。
5、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初唐皇室一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
6、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
房玄龄有女儿吗?
该人物嫁给韩王李元嘉。根据搜狗百科网查询,房玄龄的女儿房氏,名奉珠,嫁给唐高祖之子为妃,还有一女房氏,嫁给郑仁恺莱州刺史兼莱州港造船使。房玄龄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为中书令,参与制定典章制度,监修国史《高祖实录》《晋书》等。
房玄龄有四子,房遗直、房遗爱、房遗则、房遗义,还有两女,房遗玉(唐韩王李元嘉妃)、另一女(尚不知姓名)房遗直:玄龄公辞世后,房遗直承袭其梁国公爵位和偌大门庭。高阳公主一向讨厌这个大伯,便要驸马房遗爱与哥哥分家。房遗直不肯分出家产,还将房遗爱痛骂了一顿。
房玄龄有四个儿子两个闺女。长子房遗直,娶杜氏。次子房遗爱,娶唐太宗之女高阳公主。三子房遗则,娶唐高祖之子荆王李元景的女儿。四子房遗义,娶吴氏。女儿 房氏(传说名房奉珠,韩王李元嘉王妃)。房氏,嫁莱州刺史兼莱州港造船使郑仁恺。
长子房遗直,次子房遗爱,三子房遗则,四子房遗义。俩女儿只叫房氏,古代女子没名字。
房玄龄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其女儿嫁给唐高宗第11个儿子为妃,而唐太宗第17个女儿高阳公主则下嫁给他的次子房遗爱为妻。本篇文章来源于博雅旅游网(cn.bytravel.cn)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cn.bytravel.cn/art/4355/ 卢夫人,房玄龄妻也 房玄龄,唐朝一代名相。
“诞率无学,有武力”。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被唐太宗赐婚,娶当时最受太宗宠爱的女儿第十七女高阳公主(后改封合浦公主)为妻,并收公主侍女淑儿为妾。成婚后,房遗爱被任命为右卫将军。
哪位知道关于房玄龄的事迹?
1、房乔,生(579~648年)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
2、唐大臣也是著名书法家的褚遂良,于唐永徽三年,为玄龄公墓刻【房玄龄碑】, 碑文二千余字,其中最为知名的一句话是: 【道光守器长琴振音,方嗣虞风仙管流声】 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3、房玄龄,字玄龄,又名房乔,汉族,出生于公元579年,逝于648年,是唐朝初期的杰出宰相,原籍齐州临淄(今山东省章丘市)。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学,18岁便被本州举荐为进士,历任羽骑尉、隰城尉等职。隋末社会动荡,房玄龄在李渊入关时于渭北投靠了李世民,此后成为秦王府的重要谋士。
4、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
5、有关他的事迹《隋书》有记载。 房玄龄幼年聪敏好学,博览经史,写得一手好文章。有一次房玄龄随父来到京师长安。当时的隋朝,尚还安宁,一些喜谈国事的人谈论说,像这样的形势隋朝能长久保持下去。
十八学士的故事
十八学士是唐代著名的文化群体,由唐太宗李世民所创立。由来是为了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选拔优秀人才,促进文化繁荣。十八学士的由来 十八学士的由来与唐太宗的重视文化、推崇知识分子有关。在唐代,文学艺术达到了鼎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
此故事出于《新唐书·褚亮传》。唐太宗李世民为招贤纳士,网罗人才,设立“文学馆”,让杜如晦等十八人分为三班,每日有一班六人值宿,与众人讨论诗文典籍,号“十八学士”,中佳者谓之“登瀛州”。“瀛州”是传说中的仙山,登临者可以成仙,长生不老。
唐太宗命大画家阎立本(?-673)为十八学士画像即“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这就是“十八学士登瀛洲”之来历。秦王李世民对“十八学士”非常重视。
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