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甲午中日战争双方战舰名称

1、如定远号、镇远号、济远号、经远号、来远号战舰,为“德国造”;致远号、靖远号为“英国造”。定远号舰满载排水量为7335吨,全钢面铁甲,装配有4门305毫米口径主炮,2门150毫米口径副炮,3具38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携带21鱼雷,时称“东亚第一巨舰”。

2、黄海海战中日双方战舰中:定远。镇远 。经远。来远。致远 。靖远。济远。平远。超勇 。扬威 。广甲。广丙。日: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 。松岛。千代田 。严岛 。桥立。比睿 。扶桑。西京丸。赤城。

3、吉野号,日本向英国Armstrong公司订购的巡洋舰,还有一艘同型舰为“高砂”。据说吉野舰原为中国订购,但由于经费不足而被日本购去。1892年2月开工建造,1892年12月20日下水,1893年9月30日建成。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8弹,死1人伤11人。

4、广丙号巡洋舰,也曾经服役于广东水师,属于主力战舰,是一艘防护鱼雷的巡洋舰。在1891年第1次下水也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排水量在1000吨,拥有三门直径在120毫米的主炮,当时的船长是程璧光,战争中受伤严重,被迫转渡到了浅水区自救。

5、旗舰松岛号。甲午海战中没有北洋海军的军舰被俘,旅顺失陷以后没有沉没的军舰全部被日军掠走。

6、富士级战列舰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方为对付定远级铁甲舰而向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订购的一级战列舰,以英国Majestic级战列舰为设计蓝本。富士级战列舰的设计师为马可罗爵士(G.C Macrow),该级共2艘,即富士号(Fuji)与八岛号(Yashima)。

威海卫战役中有日本舰松岛号吗

1、威海卫战役中有日本舰松岛号 该舰1888年2月17日在法国地中海铁工及造船厂铺设龙骨,开始建造,1890年1月22日下水,1892年4月5日建成。

2、时30分,北洋水师平远命中日舰松岛(法制的日本战舰松岛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也被其所伤并引起火灾,暂时退避。 15时04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中弹起火。 15时20分,第一游击队集中打击北洋水师突前的致远。致远沉没。

3、定远号舰长接手指挥,下令全部舰只集中重炮攻击日本旗舰松岛号,14时松岛号即中弹,甚至是舰长室中弹,但因为炮弹火药不足,没有爆炸(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回忆)没有沉没,日舰后退,伊东中将司令且即更换座舰(当松岛号由友舰拉回日本时,全舰千疮百孔却未沉没,日军频呼:“不可思议!”)。

4、日本方面松岛号由于发射药堆放不严格,被命中一炮报销整个副炮走廊,战前被寄予厚望,对付定远、镇远的三景舰,其320前主炮由于故障整个战斗过程中一炮未发,最后整个联合舰队围攻定远、镇远号,却不能打穿装甲带。

5、作为定远舰的姊妹舰镇远号,在黄海大战中与定远舰相互配合,身中200余发炮弹而不沉,鏖战五艘日本战舰而不退。后来由于旅顺军港被日本占领,伤痕累累的镇远舰无处修理,遂于威海卫战役中被日本掠取,成为日本海军中第一艘铁甲战列舰,并服役十七年。镇远舰两任管带林泰曾和杨用霖自杀殉国。

甲午战争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舰是哪

最大的军舰是英国皇家海军无畏号(Dreadnought)战列舰 排水量:18110吨(标准)/21850吨(满载) 。无畏号 (HMS Dreadnought)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种划时代设计的战列舰。它远优于同时期的同类军舰(注,HMS 是 Her Majestys Ship,意为“女王陛下的军舰”)。

“定远”号铁甲舰(steel battleships)造价620万马克(折合37万英镑),属定远级铁甲舰,由清朝委托德国坦特伯雷度(该地二战后划归波兰,现名什切青(Szczecin)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为大清国北洋舰队的主力舰。

年,两大铁甲舰服役,而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覆灭,定远舰沉没,镇远舰被日本俘获,编入日本海军。我们从两艘军舰的舰龄来看,它们从服役到甲午海战爆发已经过去了九年。这九年,是海军技术突飞猛进的年代,两舰的技术指标和新造的军舰来说,是已经落后了。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大清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大清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实力曾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这里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的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法、俄、普(鲁士)、西、 奥(斯曼)、意、美 )。

甲午战争 清朝海军的实力 清朝海军主力是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甲午战争中击伤日本松岛号的清军将领叫什么名字,求关于他的详细资料以...

镇远舰管带林泰曾是中国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Stettiner VulcanAG)制造的 7000 定远级铁甲舰 吨级的铁甲舰(Ironclad)。

林泰曾向来胆小是在林自杀后才有的说法,外界对林泰曾整体评价都比较高,他执行任务时表现积极,并多次受到奖赏。特别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林泰曾坚决主张采取攻势战略,是日本军舰一决胜负。

黄海海战中,李和率领平远舰击中日本松岛号,参加威海卫战役时,北洋海军覆没,李和与其他受困军舰向日军投降,李和因此被革职。一场战役的失败,不是单方面可以论对与错的,但是我们仅从10位主力舰长的表现来看,北洋舰队的确是一支非常优秀的舰队。

多次袭击未果,2 月 7 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决心一举攻下刘公岛,全歼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各舰与刘公岛、日岛炮台进行还击。日军的旗舰松岛号、桥立号舰、秋津洲号、浪速号都中弹受伤,日本联合舰队遭此损伤,气焰为之一挫。而恰在此时,北洋舰队鱼雷艇管带王平等军心动摇,密谋逃跑。

海战简述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决定了甲午战争的中方的战败。海战背景 1894年清朝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舰队。

甲午战争中,日本的旗舰是松岛,吉野吗

错了。“松岛”为联合舰队旗舰。北洋水师旗舰“定远”。

日军旗舰叫松岛。北洋舰队10舰中 ,沉逃伤二,只余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依然奋勇搏战,并重创日本旗舰松岛。并未见到有俘虏军舰之情况。

第二,日军旗舰不是吉野,而是松岛。吉野是第一游击队旗舰。第三,证明清军炮弹不差的例子是,定远一发炮弹就彻底击毁了日军旗舰松岛,迫使其退出战斗。第四,对比第三条,定远和镇远两舰分别中弹一两百发却依然坚挺。到底哪边的炮弹差?大陆拍的影视剧,你就当他都在放屁好了。

“吉野”号快速巡洋舰是日本海军的一艘早期巡洋舰。此舰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舰,是第1游击队旗舰。先后参加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三场战役。在日俄战争中与友舰春日号相撞沉没。

甲午战争中日参战战舰名称

1、如定远号、镇远号、济远号、经远号、来远号战舰,为“德国造”;致远号、靖远号为“英国造”。定远号舰满载排水量为7335吨,全钢面铁甲,装配有4门305毫米口径主炮,2门150毫米口径副炮,3具38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携带21鱼雷,时称“东亚第一巨舰”。

2、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决定了甲午战争的中方的战败。

3、吉野号,日本向英国Armstrong公司订购的巡洋舰,还有一艘同型舰为“高砂”。据说吉野舰原为中国订购,但由于经费不足而被日本购去。1892年2月开工建造,1892年12月20日下水,1893年9月30日建成。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8弹,死1人伤11人。

4、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比睿、扶桑、西京丸、赤城8舰编成,松岛为联合舰队旗舰)和第一游击队(由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舰编成,司令官为坪井航三,吉野为第一游击队旗舰),共战舰12艘,由朝鲜西海岸小乳纛角(长山串)出航,环绕黄海北部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