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_成语故事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祖籍琅琊诸县(今诸城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主要人物 诸葛亮 出 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典 故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

鞠躬尽瘁的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此后,诸葛亮全力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分 天下 的局面。不久,刘备病逝,儿子刘禅继位。为了帮助刘禅统一天下,他一面与东吴结盟;一面南征孟获,清除后患;还一面充实军队,准备伐魏。

鞠躬尽瘁中的“瘁”字意为劳累,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意思是恭敬谨慎地,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 到死为止,后引申为恭敬谨慎的样子。

- 老当益壮:主人公是马援。- 萧规曹随:主人公是萧何和曹参。三国:- 鞠躬尽瘁:主人公是诸葛亮。- 三顾茅庐:主人公是刘备。- 煮豆燃萁:主人公是曹植。- 刮目相看:主人公是吕蒙。- 初出茅庐:主人公是诸葛亮。- 乐不思蜀:主人公是刘禅。- 七步成诗:主人公是曹植。

【成语故事】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简介

在平定南中叛乱后,诸葛亮又开始了对曹魏的北伐战争。黄初七年(226),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第二年春天,他亲率大军开始了第一次伐魏战争。著名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前,向后主刘禅上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协助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当了丞相。他一心想帮助刘备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病死。临终前,他拉着诸葛亮的手说:你的才能高出魏帝曹丕十倍,必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如果我儿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低劣无能,你可自取而代之。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后出师表》约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指谁

1、诸葛亮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2、你好,指的是诸葛亮. 详情如下:欢迎采纳!成语典故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他只知享乐,不知如何管理国家,就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3、临出征前,诸葛亮给刘禅写了篇名为《后出师表》的呈文,分析当时的形势,表示北伐的决心。文章结尾的时候,诸葛亮写了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句话,表明自己要忠诚谨慎地拿出全部力量,一直到死为止。刘禅同意了他的出兵计划。诸葛亮带领大军北上,但是由于蜀魏力量相差太大,未能彻底取胜。

4、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5、有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的事例: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

1、鞠躬尽瘁的主人公-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号卧龙。鞠躬尽瘁 成语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2、鞠躬尽瘁的主人公-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 三国 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

3、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祖籍琅琊诸县(今诸城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4、诸葛亮 成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意思: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鞠躬尽瘁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

1、鞠躬尽瘁的主人公-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 三国 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

2、鞠躬尽瘁的主人公-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号卧龙。鞠躬尽瘁 成语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3、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祖籍琅琊诸县(今诸城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