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西汉十三州的行政地图

1、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2、汉朝十三州一部区域划分示意图:各州所辖各郡、封国明细(十三州一部)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69县。

3、司州(司隶校尉部):包括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共55县,大致涵盖今天的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区域。 幽州:涵盖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共69县,大约对应今天的河北、辽宁和北朝鲜地区。

汉代十三州地图

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汉朝十三州一部区域划分示意图:各州所辖各郡、封国明细(十三州一部)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69县。

东汉末年不是九州,应为十三州。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亡国前夕,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国计,为45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割据,彼此混战。

东汉末年全国十三个州: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幽州。 这13个州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州下面是县,县下面是乡,乡下面是亭。

东汉末期,汉朝共设司隶校尉部、扬州、荆州、交州、益州、徐州、豫州、雍州、凉州、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兖州等一部十三州。 在这些州中,青州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州,下辖六郡、四国,共计六十五县。治所位于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北)。

东汉十三州地图 东莞郡 东莞郡下辖四个县,分别是:临朐(今潍坊市临朐县)、蒙阴(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西南)、东安(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北)、东莞(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求三国时期地图和主要城市

三国时期地图如下: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地图如下: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

三国时期详细地图: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三国鼎立的雏型。曹魏疆域: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

三国地图魏蜀吴分布如图所示:疆域分布:蜀国 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二十二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专辖益州南部。

犍为: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杨洪、费诗、张翼、杨戏、李密、牂牁:朱褒 越巂:高定 建宁: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李恢、雍闿、永昌: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三国地图十三州精确到郡县三国地图十三州精确到郡

司隶:潼关、弘农郡、洛阳、虎牢关、官渡隘口、武关、平阳、河东郡、河内郡。

冀州:河北、天津、北京、山西、辽宁;德州市、聊城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兖州:荷泽市、济宁市;商丘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南省。 治所——谯(皖亳县)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约于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