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昭仪的意思
1、昭仪的解释古女官名。 汉元帝 始置。为妃嫔中的第一级。昭仪,言昭显女仪,以示 隆重 。 魏 晋 至 明 均曾设置,但地位 已经 下降。参阅 《汉书·外戚传序》 、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 。 词语分解 昭的解释 昭 ā 光明:昭明。
2、皇帝妃嫔封号之一。汉元帝时始置,代替了汉初的夫人。汉代制度,“昭仪位视丞相,爵比王侯”。原为妃嫔中的第一级,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赵合德曾为昭仪。
3、昭仪,读作zhāo yí,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昭仪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当时为仅次于皇后的位号,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北魏亦沿用。后世至明均曾设置,地位已经下降,多位列九嫔之一。
4、昭仪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昭显贵仪。“昭”字有明显、显著的意思,寓意着一个人的尊贵和显赫。在古代,这个字经常被用来形容皇帝或贵族的仪仗,以及他们的地位和权力。因此,“昭仪”可以理解为“彰显皇贵之仪”,也就是说,这个名字代表着高贵、庄重、威严的仪仗,以及皇帝或贵族的尊贵地位。
5、昭仪,读作zhāo yí,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唐朝时,为九嫔之首,地位仅次于四妃。新唐书:皇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是为九嫔。所以昭仪就是皇帝几十个媳妇里,排第六的那个,地位已经不低了。
武昭仪是什么意思?
1、武昭仪是指在唐代,武则天掌权期间任职于朝廷的女官员。从名字上看,“昭仪”意为显贵的女官,而“武”则表示她们在军事方面也得到了重要地位的肯定。因为当时武则天的权力得到加强,她需要一批忠诚且有能力的女性来救助她管理政府事务。
2、昭仪,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位同丞相,爵比诸侯。
3、自名武曌(zhào)。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
4、武则天;(624-705)字,曌。武士彟之女。山西文水人。武则无自幼家富,父亲经商木材生意。(577-635),李渊一攻下长安后,曾拜光禄太夫,升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14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高宗被复为召仪,655年立后,参顶朝政。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
昭仪什么意思
昭仪的解释古女官名。 汉元帝 始置。为妃嫔中的第一级。昭仪,言昭显女仪,以示 隆重 。 魏 晋 至 明 均曾设置,但地位 已经 下降。参阅 《汉书·外戚传序》 、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 。 词语分解 昭的解释 昭 ā 光明:昭明。
皇帝妃嫔封号之一。汉元帝时始置,代替了汉初的夫人。汉代制度,“昭仪位视丞相,爵比王侯”。原为妃嫔中的第一级,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赵合德曾为昭仪。
昭仪,读作zhāo yí,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昭仪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当时为仅次于皇后的位号,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北魏亦沿用。后世至明均曾设置,地位已经下降,多位列九嫔之一。
昭仪是一个古代中国宫廷的称谓,通常用来指称皇帝的妃子或者贵妇。在古代的皇宫中,妃嫔的地位和称谓是有严格等级的,昭仪通常是指位于妃嫔之中的高级贵妇之一,地位较高。
昭仪名字的含义
1、昭仪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昭显贵仪。“昭”字有明显、显著的意思,寓意着一个人的尊贵和显赫。在古代,这个字经常被用来形容皇帝或贵族的仪仗,以及他们的地位和权力。因此,“昭仪”可以理解为“彰显皇贵之仪”,也就是说,这个名字代表着高贵、庄重、威严的仪仗,以及皇帝或贵族的尊贵地位。
2、皇帝妃嫔封号之一。汉元帝时始置,代替了汉初的夫人。汉代制度,“昭仪位视丞相,爵比王侯”。原为妃嫔中的第一级,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赵合德曾为昭仪。
3、昭仪、昭媛、昭容、淑容、贵嫔、婕妤、婉仪、芳仪、德仪、顺仪、嫔、小仪、良媛、贵人、才人都是天子的嫔妃。妃嫔是一种用来代指所有皇帝之妾的总括之称,妃嫔等级是用来区分她们之间的地位和级别的。
4、”意思是:以天道为法则。——这确实够大气!至于“武则天”三字成为她老人家的名字,据天涯社区历史版主萧让说:“是近代才开始流行的,我很怀疑她是否会喜欢这样的称呼。”(萧让《武则天——女皇之路》)女皇当然不可能喜欢这名字。
5、武曌。含义: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闪耀。曌:拼音zhào,同“照”,是宗秦客在武则天称帝前一年多选的字,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武则天,闺名武照,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
6、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是为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九,合二十七,是代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合八十一,是代御妻。自馀六尚,分典乘舆服御,皆有员次。后世改复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