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尚书》中周人自称有夏,难道商汤没有灭夏?学者:这事是个谜

《尚书 多士》则是西周灭商,建立新都成周后,把原殷商顽民迁到洛阳时,周公以成王的名义对商王士所做的一篇训诫文书。 书中也明明白白的说清楚了商汤灭夏之事,并称之为 “殷革夏命”。 “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夏。。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王曰:殷革夏命。

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当时民众咒 骂道「时日曷 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意思是说你这个日头何时才沦亡啊,我们情愿同归于尽。夏桀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可是,各部落对他更加离心离德。这就给商汤灭夏造成了有利的机会。

伯益生有两子,分别为大廉和若木。到夏桀时,若木之后费昌受不了夏桀的残暴统治,便投靠了商汤,当了商汤的司机。并辅助商汤灭夏建商,成为商朝的立国功臣。大廉的后人中衍在商朝太戊时期也成了太戊的司机,太戊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朝代变更:商汤灭夏,周武王灭商建周,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 同学们,你们知道《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吗?它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廉颇因为自己战绩卓越,看不起宰相蔺相如,而大度的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安危,非常尊重廉颇,处处让着他。

姓子,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原商族部落首领,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当时夏桀王在位,夏朝国势渐衰,矛盾异常尖锐,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

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外丙 在位3年 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

始于商汤,亡与纣王,商朝是如何从如日中天走向灭亡的?

从商汤传至商纣王,一共历经了十七代,三十一位统治者,前后经近六百余年。从强盛到没落,它最终灭亡的原因我觉得归结于以下几方面;因为商的皇帝继承制的不合理,造成九世之乱的内斗,引发商的王室衰败,宗亲内部互不信任,争权夺利;商树敌太多;商忌惮后期周的壮大,后又有杀子之仇,周起兵讨伐。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众多诸侯击败了商朝军队,帝辛也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纣王自知大势已去,遂将珍宝搬到鹿台放火自杀,至此,商朝灭亡。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

其实纣王固然有错,但一个王朝的灭亡,必然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力衰退,当时整体实力或许还超过周国,不过内部的权争混乱(实力遭到分散),外部的东夷牵制,导致商朝在局部上实力不如周国,因此而亡国,犹如后世的明朝。

等到商纣王时期,商朝都城已经迁到了沫。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朝歌,商纣王为人聪颖,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了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商纣王为人残暴宠幸妲己,大修公舍,致使民不聊生,无休止的战争,加上繁重的劳役,成为了压倒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关商朝的资料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已经进入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出现了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甲骨文上反映了商朝对于天文天象的记载和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

经历了554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到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整体情况是前300年很混乱,总是搬家;后来在盘庚的带领下,终于稳定了下来,商朝的后200多年没有再搬过家了。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的时间约从公元前17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商汤灭夏: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 世纪,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消灭夏朝。

历史名人商汤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1、历史名人商汤生活在商朝历史时期。商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统治者,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商朝时期。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汤是商朝的第一位君王,他的统治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前约1600年至公元前1570年左右。以下将详细描述商汤生活的历史时期。

2、历史名人商汤生活在商朝时期。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之间。商汤是商朝末年的一位君主,商汤在商纣王统治时期发动了革命,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西周。

3、历史名人商汤生活在商朝的历史时期。商汤(约公元前17世纪)是商朝的开国君主,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以下将详细介绍商汤在商朝历史时期的生活。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历史时期称为商代或商朝。

4、历史名人商汤生活在中国的商朝时期。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之间。商朝的首都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一带,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商汤是商朝的创始人和第一个君主,他生活在公元前约1600年到约1550年之间。

5、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商丘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

商汤和周文王为什么被称为明君?

这也是为什么商纣王只是把周文王囚禁在那里,而没有随意杀害的一个原因。周的崛起 周族兴起于渭河流域,他们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才登上了历史大舞台。一直等到太王(古公亶父)为了躲避戎狄的侵害,迁到岐山附近后,才为周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以商汤和文王、夏桀和纣王为例,来谈这明君和暴君都有啥特点呢?大体是前者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比如商汤重用奴隶伊尹,周文王任用姜太公,留下的都是美好传说。后者却都在诛杀贤臣,重任小人,令人唾斥。延展一下,为啥明君吸引贤才,暴君吸引小人?依我来看,自然是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伊尹、莱朱等贤人,看到了就知道他们的贤,而周文王,则是听到他的名字就知道他的贤名了。由此可见,周文王的仁政可以称商汤以来的第一人。

武王克殷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时年四十五岁(一作五十四岁),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5 周文王 姬昌原为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商朝历史:商汤、西伯征屯留的过程是怎样的

在历史的长河里曾激起过几多绚丽的浪花;商朝的开国君王商汤、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之父——西伯王季,就曾先后在屯留大地上,留下过深深的历史足迹。接下来一起看看商汤和西伯王季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什么故事。

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在公元前约1600年左右夺取政权,建立了商朝。据传说,商汤是在西伯戎族贵族的囚禁下逃脱并重新夺回政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措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确立了商朝的基本制度。

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编辑本段]伐夏的起因 《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 “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 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子天乙。

而此时的商朝发生了激烈的内乱。帝辛杀了伯父比干,囚禁了另一个伯父箕子,另一些被牵连的贵族如微子等则审时度势,投奔了周国。武王无疑从来奔的殷商贵族那里得到了不少朝歌的机密情报。时机已经成熟,武王决定出兵伐商,同时通知在盟津的与盟诸侯一起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