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刘秀的轶事典故
- 2、什么是谶纬神学?
- 3、有关古人之间的称呼,急
- 4、安知非仆相关史事
- 5、有关马的传说,两个,简短点
- 6、《后汉书》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五(2)
刘秀的轶事典故
安知非仆 刘秀还是一个普通百姓时,与姐夫邓晨到别人家去做客,当时大家看到谶书中说:“刘秀当为天子”。旁边的有些人说:谶书所说的刘秀肯定是国师公刘秀(原名刘歆)。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也千古传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刘秀登基为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
刘秀的胜利并非偶然,他在战败后仍能振奋,最终赢得胜利,正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典故所示,他在挫败中看到了希望。同样,他对自身未来的期待和自信,也体现在“安知非仆”这句话中,表达了一种不畏挑战、自信心十足的态度。
刘秀说,这县令的脖子真硬,你下去吧。董宣走了。胡阳公主对刘秀说,你当皇帝前,不是也有亡命之徒来投奔,你收留了,官府都不敢来问罪。
什么是谶纬神学?
1、谶纬神学是形成于西汉末年的一种神学思想,汉初,统治者信奉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同时借鉴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的学说。
2、谶语之人一般都是托名天帝或神仙,用简练的隐语,预示尚未成为事实的“天机”。与“谶”具有相似神秘性的是“纬”。“纬”本义是指织物的横线,与“经”相对,后来用以指以神学观点对经典所作的解释、附会。“纬”大约出现在西汉,是假托孔子对儒家经书所作的神学解释,也叫“纬候”。
3、谶纬神学,政治预言。以古代河图、洛阳神话、阴阳五行说及天人感应说为基础,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之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在当时,因适应了东汉封建统治的需要而流行,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
有关古人之间的称呼,急
1、自称(也叫谦称)。①君主自称(先秦以后);寡人、孤、朕、不谷、哀家、不佞等,可译为“我”。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我,古时王侯的自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谦辞称呼:在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古人常用谦辞,如称父亲为“家父”,母亲为“家母”,哥哥为“家兄”,女儿为“小女”。 父母称呼:父母常被统称为“高堂”、“椿萱”、“双亲”或“膝下”。单独称呼时,父亲为“家父”或“家严”,母亲为“家母”或“家慈”。
3、自称: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如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等。 他称:称呼别人,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等。 鄙称: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竖子”、“小子”等。 专称: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如称砍柴的为“樵夫”,称船夫为“舟子”等。
安知非仆相关史事
1、刘秀的笑声中,透露出他对“安知非仆”成真的满足与自豪,这是他以智慧和勇气面对预言,最终证实预言的个人胜利。
2、安知非仆 据《东观记载》,公元前5年1月15日的夜里,光武帝刘秀出生在洛阳县城,也就是今天的兰考县境的座行宫里。这时候,刘秀的父亲刘钦是洛阳县令。这座行宫原是接待皇帝用的,自从汉武帝位过后就封闭着,因为妻子临产没有合适的地方,刘钦也就顾不得许多,让妻子信进了行宫。
3、刘秀的笑声中,无不体现着对“安知非仆”成真的得意之情。做了皇帝之后,刘秀对谶纬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于晚年竟宣布“图谶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安知非仆”真的应验了的缘故。 刘秀的这句“安知非仆”,激励了后世的很多英雄人物。
4、“安知非仆”的典故出自《东观汉记》。就是讲,刘秀曾言:“怎么就知道这作天子的人不是我呢?” 《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一引《东观汉记》载:光武微时与邓晨观谶,云「刘秀当为天子」。或言「国师公刘秀当之」。光武曰:「安知非仆乎」?建武三年,说故旧平生为忻乐。晨从容谓帝曰:「仆竟办之」。
5、刘秀少怀大志,不甘于人下,据《东观汉记》载:“光武微时与邓晨观谶,云刘秀当为天子。或(大家的意思)言国师公刘秀当之,光武曰:“安知非仆乎?”建武三年,说故旧平生为忻乐。晨从容谓帝曰:“仆竟办之”,帝大笑。
6、刘秀,是真的秀。(2018·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2013·襄阳)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光武中兴。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有关马的传说,两个,简短点
1、塞翁失马 一个老头叫塞翁,丢了马,很着急,于是有人跟他说,丢了马未必是坏事,过了几天丢的马回来了,还带回一头公马。多了一匹马,这下塞翁高兴了,但是那个人又说,多了一匹马。未必是好事,于是一天他儿子骑马的时候不小心把腿摔断了。
2、秦琼卖马 隋朝末年,山东豪杰秦琼在济南府当差,因病在潞州客栈中缺钱用。他牵着爱马黄骠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不便透露真名实姓,便谎称是同衙好友。单雄信信以为真,以礼相待,并托秦叔宝带一书信,付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还赠潞绸两匹。
3、【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
4、让它们在前随意地走,军队跟在马的后边。没有多久,在马的带领下,齐国的军队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塞翁失马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慰问他。
《后汉书》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五(2)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六世祖汉,有才力,武帝世,以光禄大夫副楼船将军杨仆,击破南越、朝鲜。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光武甚亲敬之,数共往来长安。
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未,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初王莽世,羌虏多背叛,而隗嚣招怀其酋豪,遂得为用。及嚣亡后,五溪、先零诸种数为寇掠,皆营堑自守,州郡不能讨。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刘尚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又击破襄武贼傅栗卿等。
十二年,薨于屯所,谥曰节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有删改)译文:王常字颜卿,是颍川郡舞阳人。王莽末年,替弟弟报仇,逃亡到江夏。不久,和王凤、王匡等人在云杜绿林起兵,聚集了几万人,用王常为将佐,攻打云杜附近各县。后来和成丹、张卬另领兵进驻南郡蓝口,号称下江兵。
”遂指常语诸将道:“王将军曾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 心如金石 ,真好算是忠臣呢!”于是面授常为汉忠将军,使与朱祐贾复... 《后汉书》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 ...侯。
废置事重,此诚圣恩所宜宿留帝不从,是日遂废太子为济阴王。时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中傅高梵等,皆以无罪徙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