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万寿庵福建省福州市万寿庵
- 2、福州南公园南公园万寿桥
- 3、河口万寿桥简介
- 4、福州主要的桥的资料
万寿庵福建省福州市万寿庵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万寿庵,其地址是道11号。此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康熙七年(1668年),当时鼓山涌泉寺的监院成源禅师鉴于河口渡口乘客众多,船只容量有限,常常有舟翻人溺的风险,因此发愿募款建造了“万寿桥”。
{24}庵前原立有康熙九年(1670年)鼓山方丈写的《河口万寿桥记》碑,今已移至于山碑廊,该碑为清初“三藩”的重要史料。
福州南公园附近万寿乡的闽江支流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桥,名为万寿桥。这座桥位于渡口之上,自古以来方便了行旅的往来。在清康熙七年,由鼓山的僧人成源和当地的柯应采共同发起,募集白银两千余两建造。经过一年的努力,万寿桥在翌年的十二月竣工,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
福州南公园南公园万寿桥
福州南公园附近万寿乡的闽江支流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桥,名为万寿桥。这座桥位于渡口之上,自古以来方便了行旅的往来。在清康熙七年,由鼓山的僧人成源和当地的柯应采共同发起,募集白银两千余两建造。经过一年的努力,万寿桥在翌年的十二月竣工,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
河口万寿桥,坐落在南公园附近,位于万寿乡的闽江支流之上,其历史可追溯至清康熙七年(1668年)。那时,当地的鼓山僧人成源和里人柯应采出于对行人旅途的考量,发起募捐,募集了两千多两白银,开始了这座石桥的建设。
福州名山众多,如鼓山、旗山、青云山等。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等。名园包括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等。名桥则有万寿桥、回龙桥、龙江桥等。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等。邮政编码为350000,电话区号为0591,车牌为闽A。
名园有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金山塔、千佛陶塔等。名桥有万寿桥、回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 宽故居、林觉民故居等。目前,福州市文物古迹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林则徐墓、华林寺大殿等2处。
名园有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金山塔、千佛陶塔等。名桥有万寿桥、迥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林觉民故居等。现在目前,福州市文物古迹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林则徐墓、华林寺大殿等2处。
河口万寿桥简介
1、河口万寿桥,坐落在南公园附近,位于万寿乡的闽江支流之上,其历史可追溯至清康熙七年(1668年)。那时,当地的鼓山僧人成源和里人柯应采出于对行人旅途的考量,发起募捐,募集了两千多两白银,开始了这座石桥的建设。
2、福州南公园附近万寿乡的闽江支流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桥,名为万寿桥。这座桥位于渡口之上,自古以来方便了行旅的往来。在清康熙七年,由鼓山的僧人成源和当地的柯应采共同发起,募集白银两千余两建造。经过一年的努力,万寿桥在翌年的十二月竣工,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
3、观此桥,人在树下,树在桥上,桥在水中,人、桥、树、水浑然一体,如入天人合一之境界。
4、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万寿庵,其地址是道11号。此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康熙七年(1668年),当时鼓山涌泉寺的监院成源禅师鉴于河口渡口乘客众多,船只容量有限,常常有舟翻人溺的风险,因此发愿募款建造了“万寿桥”。
福州主要的桥的资料
1、福州三县洲大桥是一项重要的省重点工程,位于解放大桥一公里之外。大桥北起工业路,沿着白马河向南延伸,途经大庙路,跨过闽江和三县洲,最终连接上山路,到达六一路三叉街。这座大桥全长4913米,其中引道部分长3487米,宽43米;桥梁部分则全长1376米,其中引桥长799米,主桥长577米,宽度达到28米。
2、福州的桥有以下几座: 闽江大桥 闽江大桥是福州的一座重要桥梁,位于闽江上,连接福州市中心与闽江两岸的重要区域。该桥为福州市的交通主干线,促进了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福州大桥 福州大桥是连接福州马尾区与主城区的关键通道。
3、福州古桥的建造材料多样,主要分为木构和石构两大类,还有少量为木石混合结构。从桥梁的结构形式来看,有石磴桥、石支架桥、石梁桥(单孔或多孔)、石拱桥(单孔或多孔)、木梁桥(单孔或多孔)、木拱架桥(单孔或多孔),还有桥面上建有桥亭、桥屋的风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