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西周初期曾实行了两次大规模分封,分别是哪两次?哪两个君主分封?
1、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周灭商之战的分封者是周武王姬发,东征分封者是周公。周武王建立周朝后,首先是修治祭祀土地的社坛和商纣的宫室,进行祭祀活动。然后把殷朝的遗民封给商纣的儿子禄父,并命令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国。
2、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周初进行了两次大分封,其一是武王克商后的大分封,此次分封使纣子武庚被封于殷,统率殷的遗民。
3、其一,分封制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遍推行于全国范围的政治制度。西周初期,武王和周公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分封。此后,在西周中期和晚期,王室还陆续分封了为数不少的诸侯。其二,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
4、分封制是西周王朝立国的基础。武王灭商以后,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外,还封纣子武庚禄父。分封制的大规模实施是在周公摄政和成康时期,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建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国家的统治。周武王建立西周后,为了对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就沿袭前代的办法,把若干土地及土地上的奴隶和平民分封给诸侯。分封制是西周的长久国策,周公旦在东征平叛后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分封,在西周中期和晚期,周王室还陆续分封了一些诸侯。
2、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是封土地、封诸侯、建藩卫。周天子将全国领土封给他自己的亲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成为诸侯,并授予他们治理地方的权力。这些诸侯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各有不同的封地和特权。诸侯们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保卫周王室的义务。
3、周朝的分封制如下:西周实行分封制,它与嫡长子世袭的宗法制紧密结合。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
4、西周分封制如下:西周分封制,是古代中国封建制度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分封制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初期,是周文王和周武王为了稳固自身政权,加强对周边领土的控制而采取的政治措施。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是怎样的?
1、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2、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分封制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西周的分封制是将土地、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领有一方,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巩固了西周统治,扩大了疆域。
5、西周的分封制内容如下:西周分封制的简介 西周实行分封制,它与嫡长子世袭的宗法制紧密结合。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