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晋朝为什么分裂为东晋和西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第一个区别是存在的时间不一样,第二个是建立人,都城不一样,第三个区别则是政治理念不同。因此,现在多数人会特意强调东晋和西晋,这和东汉和西汉的关系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建立东晋和西晋的都是一个家族的人,但他们确实又是两个不同的时代。

不是分裂,晋朝其实是西晋在前,后来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大衰,被胡人入侵,史称五胡乱华,攻陷了中原以及西晋的首都洛阳,西晋王室几乎被杀光,西晋灭亡。

因为两晋时期南方开发程度还很低,经济极端落后,不足以成为全国主要区域,全国主要区域是以东西分而不是以南北分的。而两宋时期(960~1276)中国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中国主要区域关系变成了南北关系,所以叫“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1276)。

因为东西南北本就是方位名称,并是不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在古代,晋国整体是在东西方向,因此分为西晋东晋,但是宋国整体在南北方向,因此就分为南宋北宋。这主要也是人们为了方便理解及进行地域划分的。如果当时晋国要分为南晋北晋的话,那他的分割线就非常的长。

晋国是什么时期的?

晋国是三国曹魏末期的。晋国,是周朝灭商后所分封的周王族诸侯国,首任国君是唐叔虞,国号初期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国号为晋。

晋国 (公元前1033年~公元前349年),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 ,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国君中最出名要算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了。

春秋时期的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春秋五霸之一。

晋国(公元883年-公元923年),是唐朝末年与五代前期李克用建立的政权,部分史学家称其为前晋,是后唐的前身,都太原,历2主,国土长期大体位于今山西中北部、河北一带。公元883年,沙陀首领李克用为朝廷平定黄巢之乱有功,被任为河东节度使,从此割据一方。

是晋朝。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

东晋都城由建邺迁到建康的原因?

这两个朝代迁都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战乱。东周平王迁都洛邑是因为幽王烽火戏诸侯,京都镐京被犬戎攻破,京畿周边残破不堪已经不适于建都,所以西迁。东晋迁都健康是因为继八王混战之后,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入侵中原。导致中原残破,京城失守。

东周被迫迁往雒邑是因为戎人从西部逐渐东侵,并攻克了宗周。西方已经被戎人占领。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周平王是导致宗周被迫、周幽王死亡的罪魁祸首,宗周的王畿诸侯选择了周携王,周平王在西方无法立足。虽然后来周平王获胜,但是宗周的民众不可能心服。迁都东方才能摆脱不满的旧周人。

年,孙权在此称帝,建立吴国,并定都建业。280年,西晋灭吴后,将建业改称为建邺,后因避讳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易名为建康。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是为晋元帝,标志着东晋的正式建立,并确立建康为都城。420年,刘裕击败东晋,自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建康。

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陈立国,都建康。

为什么晋朝分东西而宋朝分南北

因此,建康的晋朝应该被称为东晋。宋朝南迁后,两期都城的南北格局更为明显。 北宋都城在汴凉(今河南开封)。 南宋的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一北一南,所以后世史家称其为北宋南宋。

因为东西南北本就是方位名称,并是不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在古代,晋国整体是在东西方向,因此分为西晋东晋,但是宋国整体在南北方向,因此就分为南宋北宋。这主要也是人们为了方便理解及进行地域划分的。如果当时晋国要分为南晋北晋的话,那他的分割线就非常的长。

到了南宋以后,中国的区域划分,关键点就是南北而非东西,宋与金的对峙,明朝的建立及两都,以及宋以后人的议论,都能说明这一点。

综上所述,关中地区因为开发早,所以率先崛起,由此和关东地区拉开差距,让天下形成东西之分。同样也是因为关中崛起早,所以人口多,耕地不断增加,水土流失不断加剧,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经济不断下滑,所以关中被关东超越,但是关中有地理优势,加上出于对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掌控,关中依然是天下重地。

晋朝的地图

您好,晋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和汉族的河西张氏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

图-魏蜀吴都城位置示意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公元263年,魏国大军挥戈南下,邓艾以奇兵破蜀,蜀汉在姜维的坚守后最终败亡,刘禅在成都城下降魏,三国鼎立的局面宣告结束。随后,司马炎继承大统,建立晋朝,结束了曹魏的统治。他汲取教训,实行分封制,却无意间埋下了“八王之乱”的种子。

使中国正式成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多民族国家。 东晋地图可参考:或者: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pv=&word=%B6%AB%BD%FA%B5%D8%CD%BC&z=0&fm=rs1西晋: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

从地图上来看,整个人口转移方向有黄河流域向长江区域转移的痕迹。主要是因为黄河患难次数较多,而且不便控制,但是长江相对而言在平整的平原地区,更适宜人口居住及耕耘。当时的晋国首都在中原的时候是叫西晋,在江南的时候叫东晋。但是宋国就是相反的,定都在中原的时候叫北宋,定都江南的时候叫南宋。